查看原文
其他

不投资的我们,能跟巴菲特学点什么?

李洵 中信出版墨菲 2023-10-23


很多做投资或者做生意的人都想和巴老学点什么?

比如,刚刚宣布辞职去当科学家的身价560亿美元的拼多多老板黄峥,他在2006年和巴老吃了顿饭,让他意识到简单和常识的力量。
 

“巴菲特讲的东西其实特别简单,我母亲都能听懂。这顿饭对我最大的意义可能让我意识到简单和常识的力量,人的思想是很容易被污染的,当你对一件事做判断的时候,你需要了解背景和事实,了解之后你需要的不是睿智,而是面对事实时是否还有勇气用理性、用常识来判断。”

 
不知道是不是巴老启发了他,后来他创办的拼多多就用补贴和低价征服了市场。
 
当然,如果不做盗版,可能会更好。
 
显然,黄峥们在巴老这里获得了前进的方向,那么不做生意或者不投资的我们,又能跟巴老学点啥呢?
 
难道是打脸吗?

01
自我打脸


没错,就是打脸,而且,是自己的脸自己打!
 
要说打脸,就不得不说巴老和航空股之间的故事。
 
巴老和航空股真的是「虐恋情深」。
 
事情还得从1989年说起,巴老旗下的伯克希尔公司购入价值3.58亿美元的美国航空公司优先股。
 
然后,美国航空公司开始一颓到底。
 
到1994年年底,伯克希尔将美国航空账面的投资金额调降为8,950万美元,当初1美元的投资等于仅剩下25美分的价值,也就是缩水了3/4,等到第7年,才勉强回到面值。
 
虽然,最后巴老还是在美国航空股上赚到了钱,但是这笔 “令人折磨”的投资,巴菲特一直耿耿于怀,以至于1989年至1996年间,巴菲特在每年的致股东信中都会用相当的篇幅提及他对航空股的这笔投资,此后的股东大会中 ,他也会对航空股反复「鞭尸」,经典言论有:

航空公司的定价竞争策略无异于自杀。
投资航空股是我投资生涯中最明显的错误。
如果有人把莱特兄弟的飞机射落下来,可以为投资者节省数十亿美元。
 
……
 
这样的言论实在是有太多了,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反正就是能逮到机会,巴老就一定会喷航空股。
 
在1994年,巴老在给股东信中把这笔投资评为“金牌错误”,他表示:“没有人强迫我投资,同时也没有人误导我,完全要归咎于我个人草率的分析,这个失败是由于我们过于自大的心态,不论如何,这是一项重大的错误。”
 
这一段令人糟心的经历也就被记录在巴老传记《滚雪球》一书中,让人印象深刻,我想也应该包括巴老本人。
 
然后,2016年,巴老在美国四大航空公司投资90亿美元成为达美航空、联合航空、美国航空,西南航空的大股东。


消息一出,大家都懵了。
 
是巴菲特变了,还是航空股变了?
是价值投资变了,还是这个世界变了?
 
不知道什么变了,反正巴老又开始买航空股了。
 
而且是持续买买买。
 
2020年年初,受疫情影响,航空股股价一路俯冲,最低触及收盘价21.35美元。
 
跌幅达到61.29%。
 
本着有便宜不捡白不捡的原则价值投资的原则,巴老就又对航空股进行了增持,以每股45.48美元至47.14美元的价格,斥资约4530万美元,买入97.6507万股达美航空股票,当时持股数达7188.6963万股。
 
后来的事情,大家就知道了:美股熔断了,巴老「活久见」的段子全网流传。

 
3月中旬,巴老接受雅虎财经采访时表示,尽管市场遭到抛售,但他“不会出售航空公司股票”。因为在他看来,此次因新冠肺炎疫情和油价大跌所导致的危机,危害比不上2008年。
 
然后,4月,他就以22.96~26.04美元/股的价格区间出售了美国达美航空(DAL.N)1299万股的股票,约3.14亿美元。
 
巴老割肉离场。

02
继续打脸
 
当然,航空股并不是巴老唯一的「打脸」历史,在科技股上,脸打的也是十分响亮。
 
巴老一度以和科技股保持距离而闻名,哪怕,他和比尔·盖茨私交甚笃,但也坚持不对微软做大规模投资。
 
很多人对巴老的这一严守投资纪律的精神倍加佩服。
 
然后,2011年,巴老买入了107亿美元的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股份,并一跃成为该公司第一大股东。
 
IBM是IT行业中的翘楚,并且是很早实现转型,并转型成功的企业,但是,IBM的转型并未能提升公司的业绩。
 
这导致伯克希尔一套就是5年,直到2017年年初才短暂解套。
 
不过好景不长,IBM股价此后又开始下跌,这就令巴老对IBM失去了信心,并在2018年彻底清仓IBM,割肉出局。
 
5月6日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52周年的那场股东超级“大派对”上,巴菲特被听众提问关于IBM的话题,他再一次表示:“投资IBM是我错了。”
 
不过,也不是所有的打脸都以失败而告终,比如苹果就让巴老赚的盆满钵满。
 
自巴菲特2016年年末开始购买苹果股票以来,311亿美元的投资如今价值已经达到了1200亿美元。
 
苹果由此已与他的保险资产和2010年完成收购的美国铁路业务BNSF一道,跻身于他最具价值的三项资产之列。
 
今年,巴老将苹果公司持仓减少6%,从9.443亿股减至8.871亿股,累计市值1200亿美元,相当于苹果流通股5.4%,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
 
当然,巴老也一直不看好黄金,结果在2020年收购巴里克黄金股。
 
……
 
03
变与不变
 
“一个从来不变的人,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有分析师借用芬兰诗人阿格伦的《自我》一诗来形容巴菲特的打脸历程。
 
近10年,巴老开始投资很多此前不涉足的领域,开始颠覆他历史上传诵甚广的观点,也令研究、跟随他的资深投资经理们感到困惑。
 
尤其是,当他的投资胜率似乎也不如以往那么高的时候。这样的情况更加引起业内的纷纷议论。
 
巴老,真的变了吗?
 
实际上,巴菲特一直在变,他的投资理念也一直在变。
 
巴老早年师从格雷厄姆,在大萧条后,「股票创伤综合症」肆虐的年代,大家对股票都避之不及,市值低于净运营资本的股票比比皆是。
 
巴老谨遵师训,利用「烟蒂投资法」获得可观的收益。


“那是我第一次买股票的方法,即寻找那些股票价格远低于流动资本的公司,非常便宜但又有一点素质的公司。我管这方法叫烟蒂投资法。


你满地找雪茄烟蒂,终于你找到一个湿透了的令人讨厌的烟蒂,看上去还能抽上一口。那一口可是免费的。你把它捡起来,抽上最后一口,然后扔了,接着找下一个。


这听上去一点都不优雅,但是如果你找的是一口免费的雪茄烟,这方法还值得做。”

 ——巴菲特
 
但是随着经济慢慢恢复,市场信心的回归,烟蒂股慢慢消失,巴老越来越有钱,他开始寻找新的价值投资的方式。
 
而芒格加速了巴老的认知转变,这个时候,他意识到现金流不一定需要马上迸发,也可以通过好公司、好声音,长年累月地产生。
 
特别是收购喜诗糖果之后,巴老目睹了好公司强大的现金创造能力,于是就从「资产价值评估转向苹果可持续的赢力能力」,把精力主要放在「寻找好公司」的方向上。
 
这期间,他买入了可口可乐、华盛顿邮报、美国运通等一系列股票,奠定了他几十年复利的基石。
 
这也是他投资生涯最辉煌的时期之一,他的投资故事通过传媒开始被美国大众知晓,他开始成为美国商界的主流人物,巴老 “奥马哈先知”的名声和他的个人财富一起在增长。
 
当然一起成长的还有巴老的投资理念。
 
比如,巴老在收购内布拉斯家具城这个案例中,发现如果龙头企业的规模足够大且客户群关系足够紧密,那潜在竞争者的市场准入成本就会非常高。
 
价值投资的原理是亘古不变的,但形式是多样的,巴菲特尝试过公开市场收购套利,债券市场崩溃后买入,也涉足过贵金属、外汇,甚至还卖出几十年后的指数看跌期权来套利。
 
这些投资方式都需要怀着强烈的兴趣,不断学习才能用。
 
 
自我打脸、承认错误是巴老自我审视和自我纠错与成长的一种方式。
 
大部分人在发现自己有可能犯了错,但并不确定是否真是一个错误之后,最典型的反应往往是“否认错误”。
 
丹尼尔·卡尼曼和阿莫斯·特沃斯基在 1979年提出了损失厌恶偏差这一理论,迈克尔·庞皮恩在《财富管理的行为金融》一书中对此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并将其运应在金融决策中。
 
他认为很多人在长期持有亏损的股票中会出现「拒绝认输」或者是「否认错误」,这是行为金融学中常见的状况。


 

其实,从维护「股神」的神话角度看,巴老的很多操作完全可以慢慢地卖,拖上一两年,等大家渐渐遗忘了再清仓。
 
但是,巴老在这点上敢于自我打脸、敢于自我纠错,才是真正自信的表现。
 
而且,在巴老的错误中,我们也可以发现「股神」也是会犯错,所以,独立的思想、自我的审视尤为重要,特别是在信息爆炸的今天。
 
所以,这个问题对于是否投资的我们,同样具有意义。




芒叔 管鹏 著

中信出版集团


《像巴菲特一样投资》一书用轻松的方式,手把手教你选股、赚股。

本书以漫画的形式,将晦涩难懂的价值投资“翻译”成图形语言,以备受认可的巴菲特和芒格派价值投资为基础,遵循“是什么?怎么做?怎么避坑?怎么进阶?”的逻辑框架,以久经市场考验的经典投资语录,结合成功案例,辅以10亿级私募基金经理的解读点评,手把手教个人投资者从零开始选股,成功实践价值投资。

本书结构暗合投资者进入股市的心路历程,读一遍就仿佛经历一遍,再读又会有新的感悟


RECOMMEND

推荐阅读


    ▼扫描二维码,好书带回家
把时间交给阅读



中信出版墨菲 | 尽情分享朋友圈 


-近期好文推荐-

↓↓↓ 点击阅读原文收获《像巴菲特一样投资:半小时漫画价值投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